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李白要杨贵妃磨墨的故事是怎么样?-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

李白要杨贵妃磨墨的故事是怎么样?-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4-01 14:31:39
阅读:

有才华的人都是性格狂放,李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在五岁的时候便开蒙读书,聪明过人,在十五岁的时候他的诗词已经流传很多,备受人们的推崇。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望了,在李白十八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一路游历山水,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诗词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李白一路到了长安,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对他的诗作非常欣赏,并许诺李白一定会像陛下引荐。果然过了不久,贺知章便将他的诗词送给了唐玄宗,唐玄宗读后非常赞许,连忙召见了李白,交谈之后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36,李白的文采以及因为游历山水中见到的民生百态令玄宗非常赏识,当即便封他为瀚林,自此常伴左右。


李白在翰林院的主要工作便是在玄宗有宴请或游玩高兴的时候,作诗记录下当时的情景,李白文采风流,作诗常常是一气呵成,这让玄宗对他越来越宠信,可是李白作为一个文人,性格本身就是豪放不羁,骨子里就向往自由,他慢慢越来越厌倦这种日子。

心生倦意的李白自此经常饮酒大醉,一次玄宗宴请召李白前来作诗,可是李白已经喝酒喝得神志不清,被掺到宴会上之后,借着酒劲对玄宗说,作诗可以,但是要杨贵妃为他磨墨,要当时玄宗最宠爱的高力士为他脱鞋。玄宗觉得有趣便答应了,可是此事被高力士怀恨在心,自此经常在玄宗面前污蔑李白,慢慢的玄宗也疏远了李白。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有人把他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这时,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人们把他扶上马背,送到宫中,用冷水洗他的头。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乐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词》,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你这么爱他的诗!”杨贵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高力士说:“诗中不是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两句吗?”杨贵妃说:“对呀!”高力士又说:“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来虽然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他白将赵飞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贱了吗?”
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这以后,唐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野史上说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是由杨贵妃磨墨、高力士捧靴。在此前的宴会上,还蒙贵妃用自己的勺子喂他汤喝。到后来,大家都说“文人无行”并从此找到典故。
还有一典故是杨国忠磨墨,力士脱靴: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他仗着妹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到处横行霸道,与他臭味相投的,还有大太监高力土,这两个人沆瀣一气,专干坏事。
又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了。科举考试是当时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而今年的主考官就是杨国忠。他当这个主考官,就是为了以权谋私:哪个投考的生员给他送礼,他就让哪个考中;谁送的礼多,就让谁当大官。如果不送礼,你就是有再大的学问,他也让你落榜。
这一天,杨国忠又派人把高力土请来了。
杨国忠说:“高公爷,这事好坏我拿不准,,所以找你来商量商量。我这儿有封信,是贺知章来的,信上说,有一位贤士,名叫李白,文才过人,今日要前来应试。”
高力土问:“信里可有礼单吗?”
“问题就在这儿,光有一封信,没有礼单,所以想听听你的主意。”
“依我看,贺知章能给这个李白写举荐信,不可能不收礼,而且礼还少不了,准是他一个全‘秘’了,然后把事儿往您这儿推。他想得倒好,用这么几个字儿,就换一个官职,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好不自量力。”高力土真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他怎么能理解老诗人贺知章的一片爱才之心呢。
杨国忠说:“我琢磨也是那么回事,哼,咱得出这口气!咱干脆把这个李白找来,当面羞辱他一场,再把他赶出贡院(即考场)。这就等于羞辱了贺知章,让他知道知道你我的厉害,往后少来多管闲事!”高力土连连点头:“好主意,就这么办。”
“来呀,”杨国忠对门外喊道:“传话下去,命投考的生员李白,携带试卷,前来回话。”
李白听到主考官指名要他前去问话,明白这是贺知章的推荐信引起的。其实,他对这件事很不以为然,他一贯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对杨国忠这样一肚子草包的权贵,更是不屑一顾,怎么会为个小小的功名去摧眉折腰呢!只是不忍辜负老友的一番苦心,他才勉为其难的来了。从李白一进门,杨国忠、高力土就不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只见李白,虽然足登麻鞋,身着布衣,但眉宇之间流露出一股浩然之气,咄咄逼人,在给“二位大人”行礼时,那眉梢眼角分明露出百般的不屑。
草包从来看着天才就来气,特别是草包有权的时候,就更是如此。
“下站可是李白呀?”杨国忠傲慢地问。
“然。”回答只有不卑不亢的一个字。
“你有何才学,就敢前来应试?”这哪里是问话,分明是挑衅了。
“大人若问我的才学,这有试卷,大人请看。”李白尽量谦恭地回答,双手将试卷递了上去。那骨子里却是:你能看懂它,再来考问我!
杨国忠接过试卷却看也不看,就扔在了地下:“这样的文章,也来送与老夫看,真真岂有此理!”
“啊!大人并未看过我的考卷,你怎么能懂好歹?”李白只觉得心里生气,一团怒火,话中也开始带刺了。
“这……”一句话噎得杨国忠眼珠子都要冒出来了,憋了半天,才老羞成怒地说:“似你这样的狂生,只能替老夫磨墨!"
高力士在一边阴阳怪气地说:“哼,这种人也就配给咱(音za)家脱靴子。嘿嘿……”
李白早听说高、杨二人不是好东西,如今这俩坏蛋又这样地侮辱斯文,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手点二人高声大骂:“杨国忠,高力士!你俩在朝专权,串通一气,狼狈为奸,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以致国事日非,民不聊生。如今又假科举之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实乃国之蠹虫!尔等今日竟敢在贡院之中羞辱与我,有朝一日,我定叫你这老贼,与我磨墨,叫你这阉人与我脱靴,方消我心头之恨。”
杨国忠气得浑身哆嗦,哇哇大叫着:“好你李白,竟敢辱骂本官,来人,把他的脑袋给我砍下来,挂在旗杆顶上!”
“哈哈哈……”李白朗声大笑,“李太白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怕你不敢动手,来来来,我拼将个头颅,换你个千古的骂名,也就值得了。”
“这……”杨国忠没词儿了。高力士一看,赶紧给难兄找台阶儿:“国舅大人,何必与这个疯生致气。干脆将他赶出贡院,再不许他科举应试,让他永无出头之日!”
杨国忠只得改口说:“把这个狂生给我赶了出去,永不许他来应试!"
李白冷笑一声:“哼哼,尔等狗腿践踏的肮脏之地,你家李老爷才不会再来呢!”说罢,撕碎试卷随手抛去,不等校尉来赶,大摇大摆地走出了贡院。
贺知章听说了这事,自然是气愤异常,当下就要到金殿去奏本,弹劾奸贼,被李白劝住了。李白表示只想放浪形骸,自由自在地生活,根本无心做官,去伺候那些权贵,贺知章只得依他。从此,贺知章就让李白住在他府上,每日里饮酒赋诗。贺知章不上朝时,也陪他一同酬唱,倒也自在逍遥.这天,又到了上朝的日子,贺知章一早就到了朝房。就听同僚纷纷议论,说是渤海国派使臣前来献表,不知是什么内容。
上朝的时间到了,朝臣们分班上殿。行礼已毕。唐玄宗李隆基传旨,宣渤海国使臣上殿。不一时,一位异族打扮的使节,用头顶着一只装着表章的拜匣上殿来了。呈上表章后,李隆基打开一看,不像往常的表章那样用汉文写成,而是曲里拐弯的文字,一个也不认识。不禁发起怒来:“嘟!大胆的渤海国,竟敢用这种鸟兽样的字迹进表,分明是藐视我大唐!殿前武士,将这使臣推出斩了。”
不料,那使臣并不害怕:“且慢!启禀大唐天可汗,我国狼主有言:你朝若有人能解开此表,我国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若是无人能解此表嘛……哼哼,我国就要兴兵前来,夺取大唐天下。”
一番话说得李隆基倒吸一口冷气:听说近年来渤海国的国力日强,想不到竟然已经到了与大唐争天下的地步了。他吩咐,将使臣带下殿去,要群臣先把这表章认一认。
贺知章与同朝的好友、也是著名诗人的孟浩然,互相嘀咕了几句,二人一同出班奏道:“启奏万岁,杨国忠经常到外邦催贡,见多识广,一定能解开此表。”
“哦,你们倒是提醒朕了。杨国忠,你不是总说你懂各国语言,所以争着到外邦去催贡么,就命你来解开此表罢。”
杨国忠争着去催贡,不过是因为能够从中大捞油水。他明白两位诗人这是成心在皇上面前揭露他,对这两个人他恨得牙痒,可又一点办法也没有,这可是个实打实的问题呀。他只好说实话:“启禀万岁,老臣在外邦时,是……是由通师答话,老臣实不,不懂外邦语言。”
“你……哼!还不退下。”李隆基也明白了,这个大舅子果然只会敛财。李隆基再次发问时,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答腔。李隆基十分烦躁:“咳,想我泱泱大国的众多朝臣,竟无一人能解此表,真是愧杀孤王啊!”
贺知章一看,时候到了,就二次出班启奏:“臣启万岁,有位贤士名叫李白,此人博学多才,他定能解开此表,我主不必忧虑。”
“李白?,哦,我听说过此人,诗文极佳。怎么,他能解开此表?那他现在何处?”
“现就住在臣的家中。”
“快宣,快宣。有这样的人才,为何不早举荐?真真误事。”
“臣启万岁,前番科选,臣也曾将他荐与国舅大人,在科场之内,被国舅大人与高公爷羞辱一场,赶出贡院去了。”贺知章到底把这本参了上去。
李隆基狠狠地瞪着二人:“高、杨二卿,为何将李白赶出贡院?”
“……”杨国忠张口结舌。
高力士在皇上身边,见状连忙凑上前:“启万岁,那李白乃是一狂生,据说他只会终日饮酒,并无才学,故而国舅大人将他赶走。”
高力土把责任都推给了杨国忠。
李隆基火了:“岂有此理,饮酒算什么错事,孤也要饮酒呢。退后!”转脸对贺知章:“贺爱卿,替孤传旨,速宣李白上殿。”
贺知章心中高兴,却进一步提出:“李白乃白衣秀士,按律不得朝驾。”
“这不防,孤封他为翰林学土,着他跨孤的龙驹,即刻来见孤。”
贺知章心满意足:“臣尊旨!”
贺知章带着皇上的宝马良驹急忙赶回家,见李白正一手持杯,一手持笔地作诗呢。贺知章把事情的经过对李白一说,李白抛笔大笑:“哈哈……痛快,痛快!早该让这两个狗头出乖露丑。多谢仁兄提携,太白定不负君之厚望。来来来,你我先痛饮三杯。”
“军国大事,岂容耽搁,况万岁在金殿立等,贤弟还是早去为好。”
“万岁?就是天上玉皇有事相请,也得等李白饮尽了兴。且坐,且坐。喝酒,喝酒。”
贺知章深知李白的脾气,又怕真的耽误大事,吃罪不起,就站在李白身边:“你一个人喝罢,我公务在身,实不能相陪,我也在这里立等。”
“哎哎哎,这可不敢当!也罢,看在仁兄的面上,我就破它一回例,且停杯,随兄长到金殿走走。”
贺知章暗松一口气。
二人骑马来到宫门前,贺知章下了马,见李白依然在马上端坐着,就揶揄他说:“学土大人,此地已是宫门,请大人下龙驹罢。”李白却不想下马,宫门武土见李白骑的是万岁的御马,又有贺知章在后面跟着,也不敢拦,任李白一径来到丹墀前才下了马。见杨国忠、高力土等在大殿门口,原来,是李隆基派他俩在此迎候李白,以示歉意的。杨国忠忍气吞声地给李白行礼:“学士公请了。”李白摇摇晃晃地拱了拱手:“请了,原……来是国,国舅大人。”
“在贡院之中,国忠多有冒犯,还望学士公海涵。”
“你学士老爷量如沧海,岂能与鼠辈计较。哈哈……”
高力土是平时连王公大臣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哪见得了李白这个样子,他一指李白:“呔,狂生,这里是皇宫,比不得贡院,你给我小心点儿。”
“哦?我道是谁,原来是,是高公爷。”
“你醉醺醺的,难得还认识咱家。”
“怎么不认识,贡院之内,也曾见识了你的高才,少时见了万岁,再来领教吧,哈哈哈!”高力士不知李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又气又怕。
贺知章怕李白醉醺醺的被皇上怪罪,就抢先一步进殿回禀:
“启奏万岁,为臣回到家中,那李白已然酒醉,倘有礼貌不周之处,还望开恩恕罪。”
李隆基心里只想赶快解读表章,哪里顾得上怪罪:“不妨,不妨。快让李学士进来。”
李白上得殿来,口呼万岁,行面君大礼,并未显出多少醉态。李隆基见李白生得面貌清奇,很是喜欢,命太监赐座。这可是个很高的礼遇,要知道平时连那些王侯将相见君也只能规规矩矩地站着。李白看了看杨国忠和高力土,见二人正狠狠地瞪着他,就故意指了指他俩,作出不敢就坐的样子。李隆基说:“哦,贡院之事,寡人已尽知,方才也责问过,他二人已然知罪,卿家可不必放在心上。”听皇上这样说,李白再次看了看他俩,这二人不得已,只好低眉顺眼,做出一副悔过的表情,李白这才笑嘻嘻地落了座。
李白问皇上:“宣臣上殿,有何国事议论?”
“渤海国遣使进表,乃是一篇蛮文,满朝文武无人能解,特请学土公来开读。”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臣素日读那些外邦的文字,都是要吃酒以后才读得好,请万岁传旨,命高、杨二位大人在臣的左右侍立,赐臣御酒三杯,臣方可开读。”
李隆基知道李白这是对贡院的事耿耿于怀,一来为了能顺利解开表章,二来也想笼络这位奇才,就立即答应了:“好,孤王准奏。高、杨二卿,快与学士公侍立左右。”
“啊?!”两个皇帝面前的宠臣一听,大吃一惊:“他,他是个甚等样人,竟敢让臣给他站班!” “这是孤王的意思,尔等莫非要抗旨不成?”
“不敢,不敢。臣……遵旨。”俩人心里再有气,也不敢抗旨不尊哪。只好乖乖地走上前,一左一右,站立在李白身边。李隆基命内侍看酒,李白把喝完的酒杯都扔到杨国忠的怀里。又对高力土吩咐:“高内监”
“在!""你给我把进表的使臣叫来。”
“是!”高力士不敢不去。
功夫不大,使臣来了,献上表章。李白让高、杨二人将表章展开,眯起眼,仔细一看,不禁笑了起来:“满篇大话,文理不通,这也算是表章?哼,写这样文章的人也想与我大唐争天下,真不知天高地厚!”说完,朗声读了起来:“渤海国大可汗书与大唐皇帝: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犯吾界,想是出自你意。俺如今实在没法忍了,差人去对你讲,可将高丽国让给俺国,俺有的是好东西,你都有份。要是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是哪家胜败!”李白读罢,满朝文武无人不笑。李隆基听了又好气,又好笑,问使臣:“读解的可有一字错差?”
那原来气焰嚣张的来使在嘲笑中无地自容,嗫嚅地回答:“一字不差。”
李隆基挥手命人将使臣押下去后,问计于满朝文武。众人议论纷纷,大都主张与之战,还有人提议皇上御驾亲征。李白只是眯着眼,面带嘲笑地听着。李隆基看见李白的样子,知道他对这些话不以为然,就问:“李爱卿,依你之见呢?”
李白这才答道:“我朝自太宗皇帝征高丽始,经数十年,不知杀了多少生灵,至高宗年间才将其划归大唐版图。今渤海国虽属未经教化之地,不足与大唐争天下;然其民剽悍,亦不易征服。我大唐虽强盛,一旦再动干戈,必将使天下生灵涂炭。胜负不提,此战必然旷日持久,大唐国力必然大大损耗,倘若再有强敌乘虚来犯,如之奈何?”
李白的话,算是说到李隆基的心里去了,他是个风流皇帝,可不是能开疆拓土的马上君王,他才不愿打仗呢。听李白这样说,急忙语气恭敬地问:“爱卿说得极是,可此事又如何办理呢?”
“区区小事,又何用一兵一卒。依我看,那渤海国未必就敢动武,不过是欺我大唐无人能识其土著文字,故弄玄虚,借以免去其岁贡而已。只要依然用其文字写下诏书,对其加以申斥,使其明了利害;今后必不敢再妄言,只好依然称降纳贡,岂不是一天云雾散了么?”
“哎呀呀,李爱卿真是才智过人,就请爱卿代孤拟诏,晓谕他邦,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李隆基高兴得站了起来。
“要臣写诏,却也不难,只要万岁能依臣一件事。”
“你说,你说。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八件,孤也依你。”
“这……臣不敢妄奏,惟恐陛下降罪。”
李隆基明白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可他真的需要李白,就是李白提出再高的要求,也得答应,所以他无可奈何地说:“说罢,恕你无罪就是。”
“自从贡院受辱,我见高、杨二人就神气不旺,请陛下恩准,在金殿上置棉褥锦墩。着杨国忠捧砚磨墨,高力土为臣脱靴。臣坐于锦墩之上,再请赐御酒三杯,使臣神完气足,方能挥笔写诏。否则,心神零乱,恐辱君命。”
李隆基乐了,他生性风流倜傥,自己就常常出怪点子,对这种捉弄人的勾当非常感兴趣:“我当是多大的事,原来就这。孤王准奏。”
高、杨二人这个气呀,李白这分明是让他们在满朝文武面前出丑,以报贡院受辱之仇。可皇上已经同意了,不干就是抗旨不遵,就是死罪。所以,再气也得老老实实地照办。
金殿上铺了棉褥,上面放置了锦墩,李白一屁股坐在锦墩上,接过酒杯,把脚一伸:“高力士,你与老爷脱靴。”
高力士鼻子都气歪了:“你是甚等样人,我与你脱靴?”
李白不慌不忙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7地喝了一口酒:“万~岁?”
“高力士,为学土公脱靴!"李隆基也兴致勃勃。
“奴婢是伺候万岁的,怎能为他脱靴?”
“这是孤王的旨意!”
“唉,遵旨。”
高力土没办法,只好捏着鼻子去给李白脱靴子,李白笑嘻嘻地说:“高公爷,你的手肮脏得很呐。”
“呸,你的脚才臭呢!"
“哈哈哈哈……”李白开心极了。他换了一杯酒,转头又说:“杨国忠,快与老爷磨墨!”杨国忠知道争也没用,只好忍气吞声,开始磨墨。李白却不想放过他:“国舅爷,万岁差遣,你怎么如此地愁眉苦脸?”
“哼,赶快写你的诏书,你管我什么脸色广
李白自顾喝第三杯酒,不再理他,却一会儿嫌墨浓,一会儿嫌墨淡,总不能用,还一个劲儿地挖苦杨国忠实在废物。杨国忠实在忍不住了:“你到底要怎样才行?”他咬牙切齿地,恨不得用砚台砸死李白。李白却越发笑容可掬:“没什么,只要国舅爷陪个笑脸,即可。嘿嘿嘿。”杨国忠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又不敢发作,气得直要尿裤。他知道,要是不笑,这位学士老爷还得折腾他。只好使劲地挤笑脸,把一张脸挤得比哭还难看。
金殿里到处是哧哧的笑声。李白此时才心满意足,取过笔来,龙飞风舞地一挥而就。写罢,扔了笔,大声为皇上朗读一遍。其大意,无非是警告渤海国王,不要自以为是,以为大唐无能人。倘若真敢兴兵,无异以卵击石。不如及早称降纳贡,否则将是自取灭亡。难得的是整篇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把个唐玄宗李隆基听得喜笑颜开,拍案叫绝。
李白谢绝了皇帝的封赏,只说自己酒醉,要求高、杨二人搀扶他出宫,李隆基自然满口答应,那高、杨二人早没了脾气,乖乖照办,只求能早把学土老爷送走。李白刚刚走出宫门,忽然醉意全无,笑眯眯地对两个狗东西说:“二位大人在贡院曾骂我的,我发誓要还,这叫一报还一报,刚才在金殿上,可公道么?”
高、杨二人才知又上了当,刚要大骂,李白轻蔑地说:“二位快滚罢,再敢胡说八道,我就再发一个誓……”
俩人一听,没等李白再说下去,撒腿就跑。
李白仰天大笑而去。

李白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是因为作诗找灵感。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杨贵妃)时,李白结识了贺知章。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

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词三首》。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36伺候李白。

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李白在席上坐下。杨国忠捧过研好的墨来。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扩展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参考资料 :   百度百科-力士脱靴



风流天子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时,曾传命李白当场作诗。当时李白在酒犹未醒时,居然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写出清平调三首的著名诗句,把牡丹与杨贵妃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

相关推荐

  • 李白要杨贵妃磨墨的故事是怎么样?-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

    有才华的人都是性格狂放,李白有自己的自尊和骄傲。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在五岁的时候便开蒙读书,聪明过人,在十五岁的时候他的诗词已经流传很多,备受人们的推崇。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望了,在李白十八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一路游历山水,这段经历为他以后的诗词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来李白

    成语解释
聚合标签
白色鸟的阅读答案~ 有一首歌的歌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是什么... 岂容他人安睡"是什么意思,出自哪?、 如何给孩子文学,科学和人文的阅读 "卧榻之侧 有关自信的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 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过程? 黑道、红道、白道分别指什么? 6十4成语 什么什么活现成语 中表达 兴趣爱好的成语和名言警句都有哪些? 形容人没礼貌,没教养的成语越多越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什麽意思 死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死乞白赖是什么意思?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引用了什么典故 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及名言警句 求几个词语成语 水调歌头表达诗人豁达胸襟的诗句4空 续写:何立伟的《白色鸟》 郭德纲偷斧子有句词,问下 什么什么手臂 形容人学识渊博的成语 鲁迅的一件小事全文详细赏析!跪求了! 活什么活什么的成语 说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当所有东西都准备好的时候,心还是在忐忑不定,那么又有谁能给我... 黑道白道有什么区别? 死乞白赖的近义词 人文和文学有什么区别?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 身为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力士脱靴,贵妃磨墨”的典故如何得来的... 一什么什么活成语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典故 老是不知道在害怕着什么,忐忑不定的心情 好说歹说是什么意思,好说歹说怎么解释,好说歹说成语解释 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的? 可以谈谈对李白"痛饮狂歌"的看法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是什么意思 含有“天“”地”两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权谋残卷的原文内容 关于乌的成语大全 带有“天,地”两字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乌”字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是什么成语 得人饶处且饶人 什么意思 关于长征精神的名人名言求求你了么么哒快快哒 好说歹说的成语解释 “迎”的组词和成语有哪些? 以说字开头的成语 去太行山的自驾游路线图 详情见补充 有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无 无 形式的成语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又是出自哪里 飞黄腾达是.什么意思 猜成语,脑筋急转弯 带汤字的四字成语 形容幼儿博学的成语 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中自诩为什么 “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柳永的哪首词... 成语飞黄腾达什么意思 郭德纲穿越相声稿件 形容心神不定样子的成语 评价李白的痛饮狂歌 解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头什么臂成语